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689篇
  免费   128篇
各国政治   612篇
工人农民   398篇
世界政治   660篇
外交国际关系   1712篇
法律   3987篇
中国共产党   492篇
中国政治   2022篇
政治理论   1597篇
综合类   5337篇
  2025年   26篇
  2024年   115篇
  2023年   115篇
  2022年   143篇
  2021年   186篇
  2020年   428篇
  2019年   364篇
  2018年   445篇
  2017年   467篇
  2016年   447篇
  2015年   382篇
  2014年   891篇
  2013年   1462篇
  2012年   1107篇
  2011年   908篇
  2010年   964篇
  2009年   1053篇
  2008年   1024篇
  2007年   1102篇
  2006年   1105篇
  2005年   1057篇
  2004年   1002篇
  2003年   738篇
  2002年   538篇
  2001年   450篇
  2000年   194篇
  1999年   43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谭冰霖 《法学》2022,482(1):35-49
在新《行政处罚法》增设行政处罚定义条款的背景下,大部分失信惩戒措施都可以纳入行政处罚范畴。处罚法定原则是规范行政处罚的关键技术,现行失信惩戒制度在要件、效果、程序等维度上皆不同程度偏离了处罚法定原则,亟需纠偏。在要件法定层面,应对失信概念进行类型化提炼、拼接失信构成要件的规范分离,并增设主观过错要素;在效果法定层面,失信惩戒的设定应恪守法律保留、建立失信行为与惩戒措施的匹配规则,并在"一事不再罚"框架内实施惩戒;在程序法定层面,信息归集程序应符合《民法典》《个人信息保护法》设定的信息处理规则,处罚决定程序须在自动化处理和人工介入之间求得平衡并合理限定追究时效,信用修复程序则应完善修复条件,以及引入"信息修复"制度。  相似文献   
992.
吕炳斌 《法学研究》2022,44(1):153-170
美国在知识产权全球治理中呈现出一味强化权利保护的价值倾向。受其影响,知识产权保护的国际规则呈现不断强化之势。但是,美国在国内法中存在对知识产权强化保护的平衡机制,有别于其对外片面输出强化保护规则。一味强化保护的知识产权制度会走向偏颇。我国在知识产权国际博弈和对话中需要提出自己的话语和话语体系,其前提是明确本国话语的价值取向。相比历史、文化取向而言,话语构造的价值取向路径具有优越性。在国际博弈中,我国宜秉持并提倡知识产权法的二元价值取向。二元价值取向契合知识产权法基本原理,体现了世界共同价值,其核心作用在于纠偏,我国应坚持和发扬这一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993.
"奋斗者协议"与"自愿弃保"案件背后隐含的法理可简概为民法诚信原则与劳动法适用问题。实践中的误读和误判、《民法典》缺失劳动权(益)之基本民事权利设置、共享经济下新型劳动用工和疫情与后疫情时代之多重叠加效应,导致了劳动法之"衰"与"殇"。民法诚信原则同样适用劳动法含社会保障法,所谓劳动法不能适用该原则或者民法思维模式都是不严谨之"伪"命题。劳动法适用诚信原则应当考量其特殊性,惩戒权适用时,应当遵循比例原则和有利原则,并不得涉及劳动者非职业行为即私人行为和排除社会保障权。任何排除或剥夺劳动者社会保障权的约定或规章都是无效的。后劳动合同义务适用诚信原则不能"选择性""遗漏"抗辩权,如果当事人依法行使抗辩权,则不能裁定其违反了诚信原则,否则就是"伪"民法思维模式。实习关系属于特殊的劳动关系,在实习法律规范严重缺失下,用具有弥补法律不足之价值与功能的诚信原则治理"虚假实习"完全必要而且可行。  相似文献   
994.
在我国刑法典中,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存在立法留白,其罪状描述缺乏明确性.而在司法实践中,此罪的触角已进入生产非食品原料、盗窃井盖、交通肇事等领域.在2020年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的助推下,两高、两部联合制定了《关于依法惩治妨害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违法犯罪的意见》,将两种情形以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定罪处罚,明显...  相似文献   
995.
制度变迁中的创新精神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科技实力在很大程度上代表着一国综合国力的大小和它在世界上的地位,因而技术的创新力对国家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推动作用。但是,科技的发展从来都不是自发的,没有代价的;技术的创新也只是狭义的创新;制度变迁和制度的框架决定着技术发展的空间。制度的创新才是广义上的创新,是制度变迁的根本动力,因而也是技术创新的原动力。只有激发整个民族的制度创新精神,才能谈得上技术的创新和国力的增强。  相似文献   
996.
21世纪公安教育发展态势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21世纪社会、政治、经济、教育发展趋势,回顾分析国内外警察教育的历史与现状,结合我国公安工作和公安教育的实际,对我国公安教育在21世纪的定位、作用、指导思想、办学体制、发展方向、师资队伍建设等进行探讨研究。  相似文献   
997.
许健 《时代法学》2013,(5):99-103
近年来,关于如何推进国际社会的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等人权的进一步实现问题引起了广泛的争论。现今社会中,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为推进人权的目标进一步实现,如何界定可获得的资源以及如何分配这种资源变得尤为重要。为此,国际社会各界也进行了激烈的讨论。在界定“资源”的定义时,很多人将其限定在经济领域,这种理解本身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虽然在实现人权的过程中金融资金和财政等资源是必不可少的,但一国所拥有的自然、教育以及公权力等资源也是推进人权目标实现所必须的,基于此,对资源进行多元化理解能够帮助一国更好地推进实现人权的目标。  相似文献   
998.
高菲 《时代法学》2013,11(1):3-22
制定修订贸仲委仲裁规则的主体,无论仲裁法实施前依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1954年《决定》和国务院1988年《批复》还是实施后依其第73条规定均是中国贸促会(中国国际商会);贸仲委委员会议不是修订规则主体只是履行审议通过规则修订草案的程序;贸仲委历届章程均未规定审议通过规则修订草案的具体方式或应进行决议;贸仲委2012规则(简称12规则)修订草案无论以何方式经委员会议审议通过后提交中国贸促会(中国国际商会)批准实施均符合法律及章程规定,不存在规则修订草案审议通过程序违法;12规则取消"大条款"〔1〕择地仲裁规定真正实现了当事人意思自治,不存在实体违法;贸仲委上海、华南两分会拒不适用12规则,违反当事人签署两分会仲裁条款真实意愿,无权受理所涉案件。  相似文献   
999.
立赏告奸作为鼓励吏民揭发犯罪的手段,早在商鞅变法时已经出现,其后历代多有此类立法。而宋代的告赏立法,不仅适用于刑事犯罪,而且对经济、思想文化、社会生活等领域中的犯罪亦广立告赏之法。仅此项立法,在宋代已形成了一个广阔的法域,成为古今中外实不多见的一种法律现象。  相似文献   
1000.
论公民养老权的权利属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理论法学对养老问题的关注是从权利的角度出发,考察养老权的生成与制度化,探讨养老权的权利属性。养老权是一项基本人权,它与公民的生存权密切相关。养老权属于宪法性权利,是公民享有的社会权利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